我院召开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心理案例分享

20241025日上午,我院在艺新楼304会议室召开了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心理案例分享会。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张瑞青同志主持,全体辅导员参加。

来自各二级学院的九位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享了各自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为全体辅导员展示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借鉴。

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辅导员陈妍君分享了关于新生厌学、竞选学生干部失利受挫和进大学“躺平”三个典型案例。她认为新生在适应期时辅导员要起到成长引领作用,通过多下宿舍,采集家庭信息,以及助教的日常反馈等尽快发现需重点关注学生,帮助新生规划大学生活,激发新生对自我成长的期待,及时对新生给予关注、鼓励与肯定。

土木工程学院辅导员黄净分享了藏族学生的社会融合与学业帮扶的案例。她具体分析了在处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强调辅导员解决这一类问题时要侧重于事件处理、事态控制以及心理情绪调节,鼓励藏汉学生互相了解,为学生提供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

汽车学院辅导员黄唐芬分享了学生被劝退后家校关系紧张的案例。她建议全体辅导员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时要见微知著,加强工作敏感度和细微度,严格走读审批,帮学生分析弊端,预先敲响警钟,要建立与学生谈心谈话的长效机制,加强与专业课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实行精准帮扶,要利用朋辈帮扶,发挥榜样力量,解决学生的学业难题。

轨道交通学院辅导员李雯婷分享了关于学生盗窃的思考。她认为辅导员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及时汇报上级领导老师,做好事件进程记录和及时汇报,及时联系学生家长,要注重理性感性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安全教育。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林庆希分享了成功给予大学生成长支持的案例,他认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运用共情的技巧,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加强就业引领,通过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有关担忧,安排实习指导教师跟踪指导,留意其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帮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通用航空产业学院辅导员陆李钦分享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她提示全体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要迅速部署,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开展家校合作,进行网格化管理。

机械学院辅导员陈立晖对大学生心理案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压力,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aoa体育辅导员陈庚森分享了关于校园网络暴力危机的案例。他强调处理此类危机时要紧扣问题关键点,溯本清源,控制事态发展,对当事者进行谈心谈话,安抚情绪,在充分考量双方意见基础上不偏不倚给予建议,消解双方误会,并开展班会加强网络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文明上网约束力,杜绝类似不理性网络暴力事件再次发生。

aoa体育辅导员牟鹏飞分享了正确处理宿舍矛盾的案例。他认为当宿舍发生矛盾时,辅导员要倾听多方的声音,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辅导员应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干预和预警,建立上报机制,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宿舍集体活动,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宿舍环境打下基础。

学生工作处张瑞青强调新生入学时容易产生适应性问题,辅导员应采取多方措施让新生对大学生活怀有期待,深入了解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习惯,鼓励研究建立网格化管理,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日常管理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处理学生的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避免偏听偏信,提高谈话技巧。

此次会议,要求全体辅导员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进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