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 轨道先行
学院简介:
轨道交通学院围绕学校建设“海-陆-空-轨”现代综合专业集群目标成立,是学校重点专业集群之一。学校前身船政学堂曾培养出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轨道交通学院将传承发展、兴学育人,勇担使命,砥砺奋发,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学院打造“协同育人、平台共享、项目贯穿”人才培养模式,匠心传承职业技能。主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1项;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成功申报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和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指导学生参加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技能赛项、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修技术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轨道车辆技术”赛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铁路信号设备维护技能赛项(决赛)福建省省赛、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学生组)职业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等各类各级赛项共获25项奖励。
学院紧跟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以匠心筑造成才梦想。现有福州地铁、厦门地铁、中国通号、中铁二十四局等2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学院承担福建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1项,即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中国通号产业学院。学院与中国通号联合完成的教学成果《“植根船政天佑铸魂 产业引领数字赋能:中国通号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荣获2024年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一成果不仅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结晶,更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控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智能轨道交通自动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首批百所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等金字招牌催生学院专业招生分数线不断刷新超过本科线记录。而在更远的未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学院与中国通号共建的印尼海丝学院,正将这种“福建经验”推向国际舞台。
作为福建省轨道交通职教联盟的理事长单位,轨道交通学院将推动福建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为区域轨道交通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轨道交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与福州地铁集团开展订单班合作项目和地铁站务委培项目,与福建锐智时代、福建劳安以及南方测绘等8家企业成立了轨道交通专业群资源库建设联盟,联建3个校企综合实践基地。不断为福州地铁、厦门地铁、杭州地铁、中铁二十四局等单位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得到各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轨道交通专业群
2024年“高铁信号与客运组织赛项”获奖师生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23年“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赛项”获奖师生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轨道车辆技术”赛项
承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交通服务员技能赛项
承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铁路信号设备维护技能赛项
与中国通号、中教仪联合成立中国通号产业学院
与中国通号共建印尼海丝学院
与福州地铁集团共建轨道交通培训学院
成立福建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
学校当选为“国家轨道交通安全控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轮值理事长单位
福建轨道交通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
福建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第一届二次代表大会
轨道交通学院获得福建省五一先锋号荣誉
双师队伍、创新奉献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水平精湛的创新型教学团队,以匠心培育职业人才。目前,我院专业教师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工1人;在学历结构上,博士后1人,博士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比例高达80%,“双师型”占专任教师总数85%。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指委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指委委员1人,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学名师1人,中国机电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
轨道交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合影
产教融合 实训强技
轨道交通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始建于2020年,使用面积3720平米,设备总值达2604万元,可容纳1000人同时开展实训,目前已获批全国首批“百所数智化标杆实训基地”、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个赛项竞赛基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福建集训基地。基地按照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各岗位任职要求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高度仿真、再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真实工作环境。
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劳安设备中心有限公司、福建省城乡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锐智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联建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学生实习实践和技能竞赛训练指导等工作。轨道交通学院专业群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满足专业教学和实训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社会培训、技能服务、“1+X”证书考证和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通号产业学院学生正在熟练操作列控系统设备
中国通号产业学院师生赴中交三航局福州管片厂开展岗位技能实践
轨道交通OCC实训中心
地铁模块驾驶室
售检票实训中心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综合实训室
轨道交通列控综合实训基地
轨道交通机电综合实训室
学生实训现场
科研攻坚 提升服务
轨道交通学院近两年共开展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128项,累计收入238万元。对接福州地铁集团,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轨道交通培训学院”,共同开展社招委培、在岗职工培训等职业培训项目。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公司合作开展技术骨干培训班,反响良好,为佛山地铁,南平有轨电车等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1+X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提高学生整体通过率。
轨道交通学院自成立以来教师科研项目立项78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市厅级以上课题56项,横向课题立项14项;发表论文334篇,其中SCI收录5篇,核心收录7篇,本科学报48篇;授权专利64项,其中国外专利1项,发明专利17项,专利转化7项。
福州地铁委培班项目合影
中铁24局福建公司技术骨干培训班项目
南平有轨电车公司服务质量评价项目
南平有轨电车公司服务质量评价项目现场
佛山地铁3号线测绘服务项目现场
福州地铁站务委培班项目
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班
部分专利
兴美育 重实践 展特色
轨道交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挖掘、展示学生特长为基础、以呈现文化特色和美育成果为主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校园学习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在2024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展演中,轨道交通学院表演类项目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运动会获入场式表演第1名、广播操比赛二等奖、道德风尚奖,体育节获校足球联赛冠军、新生杯足球赛亚军、篮球赛亚军、道德风尚奖等。
构建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共建实践基地等“三赋能三凝聚”实践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各具特点的实践活动,实践内容覆盖乡村振兴、党史教育、国情观察、禁毒防艾专项活动等各类别,足迹遍布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等地。实践成果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8篇。获得了省级三下乡先进个人、校级三下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荣誉。
以“青轨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品牌,开展独具轨道特色的20余次相关文化讲解体验服务活动,获得校内外较大反响,并荣获学院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轨理论普及宣讲团来到永泰党员政治生活馆
助农式宣讲,走进田间地头,浇筑坚实基础
青轨社团走进青峰村送温暖,民族团结一家亲
实践团来到地铁施工现场实践学习
红心轨道实践团来到晋江市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队伍诞生旧址
2024年大学生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