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水平。完善“政行校企”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建成融产、学、研、训、赛、考、创等七位功能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现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290个,校外实训基地412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训基地12个,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合作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流实验实训基地(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校传承福建船政学堂“厂校一体”的办学模式,立足交通,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构建基于“双主体、八平台、五协同、两支撑”的“四链融通”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为职业教育赋能、为区域产业注智。
深化产教融合 搭建平台 校企协同育人
学校现有首山校区、排下校区和武夷职教园。主校区首山校区位于素有“琼花玉岛”之美称的福州市仓山区,主校区北达全国闻名"学生街",南抵高盖山公园,尽享交通生活美食美景便利。学校是省级首批平安校园,连续七届省级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学校,是求学成才的理想场所、大国工匠的摇篮。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思政教育与传承弘扬船政文化紧密结合,建设形成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四个融合、四个保障”的“一经一纬四横四纵”文化育人模式。学校坚持塑造以船政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品牌、美育品牌,大力弘扬传承船政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文化基因、培育新的文化创新增长点,使人才成长需求与社会需求同导向,校本文化与民族文化同根植,德育教育与技能教育共融通,发挥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
文化育人丛书《百年船政世纪星火》出版发行
绚彩人文校园 文化成果丰硕
人人皆可成才 人人尽展其才
学校对接区域产业,开设优势专业,计划充裕。历年来,学生录取率高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本着让每个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专升本、四年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留学合作等,为广大学子构筑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历水平的立交桥,专升本通过率省内领先。学校形成了“奖、贷、助、补、勤,免"六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开辟了“绿色通道",协助贫困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校还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渠道帮扶学生自强自立,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掇学,帮助每一位学生通过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历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高,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获“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50强”等荣誉称号。
![]()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落户我院
毕业季 就业季 好就业 就好业
学校勇担社会责任,在省教育厅、福州市教育局、闽清县政府支持下,学校对闽淸职业中专学校实施全面托管,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新突破。学校与我省1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14所中职学校开展合作,联合成立“福建省脱贫攻坚职业院校合作共同体”;职合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的26所中职学校成立“质量振兴职业院校共同体”,共同谋划中高职衔接及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助力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学校还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临洮县县教育局签署“一对一”帮扶协议,助推中西部职教共同发展;学校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组建“闽宁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合作共同体”,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
教育脱贫 责任担当(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校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与“中航国际”合作,在肯尼亚共建“东非职业教育联合培训基地”,为乌干达科技部规划建设首所国家级职业培训学校;派出教师为肯尼亚、加蓬职业院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开展培训,5位教师获肯尼亚教育部嘉奖、3位教师获加蓬劳工部嘉奖;与孟加拉远洋海事学院共建“孟加拉国际海运学院”;与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德布勒森大学合作共建通用航空产业学院、通用航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同组建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福建省示范基地、中德(福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同济大学-巴伐利亚文教部中德职教师资培养福建基地、福建中德学院。持续开展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国际合作 开拓引领(左右滑动查看更多)